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,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为“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”,旨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用地、保护耕地意识。
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昆明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。在这里,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闻得到花香、听得到鸟鸣、记得住乡愁、享受得到自然带来的魅力生活……自然资源是昆明最纯粹的底色,昆明气质也因自然资源而灵动。
2021年10月《昆明宣言》发表、“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”设立,极大地提升了昆明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。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从愿景变为现实。山青水绿、地美天蓝的昆明,成为无数人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让水更清 领略山水之城的生态美景
昆明,背山面水、四面环山、山水相望。作为国内较早提出城市天际线控制的城市,昆明市将天际线建筑高度精细化至地块层面,并在城市建设中严格落实高度控制。如今,昆明市天际线塑造取得成效,营造出望山见水的总体格局,形成“山水相望、廊道清晰、韵律丰富、节点精致”的高原湖滨城市。
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,是一个缔造了昆明历史、孕育了滇文化的高原湖泊。2015年1月、2020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滇池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:“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,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,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,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。”
2016年,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,摘掉了“劣Ⅴ类”帽子;2018年时持续好转为Ⅳ类,成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;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连续3年全湖水质达到Ⅳ类。
今年4月30日,长约37公里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三个半岛段,率先实现了基本贯通。绿道草海段,花海美不胜收,沿湖湿地港湾绿意盎然;滇池大坝段 ,尽览西山滇池美景;三个半岛段,则有舒适的步道、幽静的水杉林……
昆明正按照“大生态、大湿地、大景区”的要求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效率推进湖滨湿地和滇池绿道建设,着力打造最美生态廊道。未来滇池绿道建成后,将成为昆明亮丽的景观新名片。
让天更蓝 美好乡愁永留心间
“昆明蓝”,是留住昆明人乡愁的最大理由。“昆明蓝”自带滤镜、蓝色天然背景板等都是市民用来形容“昆明蓝”的热词。
2021年3月1日,《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正式印发,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、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污染防治等写进条例,并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,协调解决跨区域、跨部门大气污染问题。有效开展全市大气污染防控,为“昆明蓝”保驾护航。
2016年到2021年,昆明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.9%、98.6%、98.9%、98%、100%、98.63%,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6年的3.71降到2021年的3.07,在全国排名前列。
“春城昆明,是我的家乡,是什么造就我家昆明难以取代的美?作为首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昆明有着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、2400多年古滇文化史、1240多年建城史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。一脚踏进昆明,心都醉了。”在昆明工作生活了28年的东北人马强说,我呼吸着这里的空气,品味着这里的美景花香,我熟悉这里的大街小巷,也见证了昆明城的时代变迁。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变成了一堆钢筋水泥的时候,昆明自得山水环绕的福分,只此青绿。最能代表昆明浪漫的,是昆明的天。是镶嵌在昆明上空美丽的画境。走在昆明街头,不经意就被天空中的美景所吸引。
在昆明人的心中,无法复制的“昆明蓝”早已不是一种颜色的存在,而是一种情怀、一种乡愁。
让地更绿 厚植城市鲜亮底色
距离昆明主城约45公里的海口林场,曾经是一片片光秃秃的山坡。1964年3月3日,周恩来同志来到海口林场,亲手种下了一株油橄榄树苗。“一定要像照顾小孩子一样,把油橄榄种好,也要让云南的山岭都绿起来。”周恩来同志的殷殷嘱托,从此在一代代林场人之间传递。如今,当年的油橄榄树苗早已枝繁叶茂,成为海口林场的一大名片。
经过一代代林场人的奋斗,海口林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,森林面积每年提升0.55%,森林覆盖率每年提升0.5个百分点,森林蓄积量每年增长0.6万立方米。林场先后荣获“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”“全国十佳林场”等称号。如今的海口林场,已经成为守护昆明的一道绿色屏障。
与海口林场隔滇池相望的白龙潭山上,一株株华山松、滇油杉为昆明增添了一抹绿色。而在2015年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当时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南站时,白龙潭山还是一座灰扑扑的石头山。如今,108亩的白龙潭山“涅槃重生”,正是昆明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嘱托,以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,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昆明按照“宜林则林、宜农则农、宜建则建”的原则治理位于滇池流域核心区滇池东岸关停矿区,从满目疮痍到青山绿岭、从沙砾满地到林荫密布,昆明市滇池东岸关停矿区发生巨变。
2018年12月,滇池东岸关停矿区治理项目历时6年,竣工并通过省级验收。该项目实施后,减少了建设项目对耕地资源占用,成为保护坝区耕地的样本,带动了滇池周边其他关停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,从而逐步恢复滇池山清水秀的原貌。
项目恢复林地及城市绿地9200多亩,其中二号地块建成约700亩的城市公园绿地,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。同时,项目及周边逐步具备宜居发展条件,吸引了碧桂园、保利、金科等一批知名房企入驻。同时,因项目位于昆明新机场航线、嵩昆高速、沪昆铁路可视范围内,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如今,荒山、矿山正逐步变为葱茏青山。从海口林场到滇池流域,一座座青山、一片片绿林,让自然资源绽放昆明之美。